我们应以什么态度迎接智能时代 ——从百年老店希尔斯成败说起
我们应以什么态度迎接智能时代
——从百年老店希尔斯成败说起
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智能时代,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由蓬勃发展的“大智云移”和快速到来的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构成的新兴智能技术群,正以“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力量,重塑人类的生活形态、充盈人类的精神世界、拓展人类的发展空间、应对人类的风险危机……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几万年的游牧时代、几千年的农业时代、几百年的工业时代和几十年的信息时代之后,正大踏步向智能时代迈进。
在智能时代,技术变革及其产业应用正在加速。过去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时间,才能迎来一次世界科技的大变革,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所有技术的迭代更新的时间间隔逐渐缩短。技术的快速迭代,往往意味着经济的快速转型,以技术为载体的新兴经济,正在经历着“新”与“旧”的对峙,并呈现日趋激烈的趋势,彼此间的加速淘汰也就在所难免。以零售业为例,美国百年老店希尔斯的倒下,成为零售行业的悲剧性事件。
希尔斯成于“顺势而为”
希尔斯公司1888年成立之后,由于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自20世纪初期开始,曾一度在美国的零售行业“独占鳌头”。公司仅在进军百货零售行业的第一年,就已经开设300多家零售经营店,并在次年的经营中,实现了零售营业额首超邮购营业额的壮举,并在后继的持续改组、创新行动中,奠定了公司在零售行业的地位,近百年荣居零售行业“榜首”,成为世界百货零售业的开山鼻祖。
尽管曾经是无限风光的百年老店,但却难逃厄运——在智能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希尔斯这个“不可一世”的零售业巨人居然在转瞬间轰然倒塌。
图1 希尔斯关门(图片来源:CNN)
希尔斯败于“墨守成规”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个性化、高效化和体验化成为技术经济市场的显著特征,技术的微小革新有如“蝴蝶效应”般的威力,能够最先嗅到商机的技术型企业,势必会在未来的市场中一步步胜出。但对于反应迟钝的公司,哪怕是行业巨头,少了占领市场的“灵丹妙药”,就少了消费者的青睐,因丢失“一颗马蹄铁”而毁掉整个帝国的故事就开始上演。
在希尔斯衰落的历史中,最为值得反思的“经验”就是它的“墨守成规”。在一系列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时刻,蕴藏于单个技术元素之中的力量,很容易在多个技术的交融过程中形成新的技术趋势。
可惜的是,原本有着深厚创新根基的希尔斯,却在最为关键的市场争夺的时间节点上,开始转战房地产行业,并把公司的扩张模式从“质量扩张”变为“数量扩张”——不断地开新店,忽视技术、产品、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转型,从而错失良机,走向了灭亡。
然而,正当希尔斯在走“下坡路”时,它的竞争对手如亚马逊和沃尔玛这样的新零售公司却在加速走“上坡路”,并不断地致力于零售服务的升级改造——技术整合创新、注重产品品牌和质量、完善消费者服务体验场景、成立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等,从而阻断了希尔斯的“回头路”。最终,在这场新零售与传统零售业的对峙中,传统零售巨头希尔斯倒下了。
图2 沃尔玛与智能零售(图片来源:the silicon review)
以理性的态度善于学习,热情拥抱智能时代
百年老店希尔斯的成败,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面对智能新时代的来临,我们需要用热情来激发,更需要用理性来引导,而首先就是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学习智能知识,掌握技能技术,提升智能素养,提高思维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继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刁生富教授的《重估智能时代》系列并很快重印后,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新近又推出其《重塑智能时代》系列。
与《重估智能时代》相同,《重塑智能时代》也把探索的目光放在社会深度数据化和智能化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影响上;与《重估智能时代》不同,《重塑智能时代》更侧重于探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教育、学习、经济、生活、治理等细分领域的具体影响和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其中包括《重塑: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重塑:人工智能与学习的革命》《重塑:人工智能与智能生活》《重塑:人工智能与智能经济》《重塑:大数据与数字经济》《重塑:人工智能与智能经济》。
图3《重塑智能时代》系列
在智能时代,新兴技术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技术专家的“独舞”,而应该是科技界、产业界与广大公众的“共舞”。作为一套“软学术”著作,《重塑智能时代》系列试图以更易接受的形式向广大公众呈现出对智能时代的深度思考和对策建议,与大家一起张开双臂拥抱这个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