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推动编程教育的发展,提高中小学阶段编程课程的教学质量,2021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组织编写了《中小学编程课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中国中小学学情、借鉴发达国家编程教育经验,对我国中小学编程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整体性建议。《指南》以中小学编程课程建设为核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体系化论述,为中小学教师及其他教育从业开展和推广中小学编程课程提供了支持。《指南》同时注重对信息技术伦理尤其是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注重编程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注重对创新意识的启发、注重对计算机良好使用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创新能力、良好习惯与科技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做好准备。
目录介绍
中小学编程课程教学设计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1
一、 课程性质2
二、 课程基本理念4
三、 设计思路6
四、 《设计》的框架7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0
一、 核心素养内涵10
二、 总目标11
三、 学段目标13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5
一、 第一学段(小学1~3年级)15
二、 第二学段(小学4~6年级)20
三、 第三学段(初中1~3年级)25
四、 第四学段(高中1~3年级)30
第四部分课程活动37
一、 课程开发37
二、 课程实施51
三、 课程评价63
四、 课程环境建议71
五、 教师发展建议76
附录A图形化编程教学师资培训82
附录BPython编程教学师资培训85
附录C河北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试行)
(冀教备〔2005〕4号)89
附录D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基本规范(地方标准)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