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专业基础首页>图书中心>信息通信类

数据通信原理(第5版)
  • 书     名:数据通信原理(第5版)
  • 出版时间:2023-06-16
  • 编 著 者:张碧玲 董跃武 毛京丽
  • 版       次:5-1
  • I  S  B N:978-7-5635-6926-7
  • 定       价:¥58.00元

内容简介线

本书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接着详细介绍数据通信所涉及的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技术、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分析了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继而介绍了数据通信所需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IP 交换以及多协议标签交换)和路由技术(路由器技术、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最后介绍数据通信网相关内容,包括局域网、宽带IP 城域网、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下一代网络(NGN)以及内容中心网络(CCN)。
全书共有7章:第1章概述,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第3章差错控制,第4章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第5章数据交换,第6章路由技术,第7章数据通信网。
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最后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和习题。
本书取材适宜、结构合理、阐述准确、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易于学习理解和讲授。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宜作为信息通信行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专升本层次非脱产教育(含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材。同时,本书也适合用作从事通信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自学的参考书。

目录介绍线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1数据与数据信号1

1.1.2数据通信的概念1

1.1.3传输代码2

1.2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3

1.2.1数据终端设备3

1.2.2数据电路4

1.3数据通信传输信道4

1.3.1信道类型及特性4

1.3.2传输损耗8

1.3.3噪声与干扰8

1.3.4信噪比9

1.4数据传输方式9

1.4.1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9

1.4.2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10

1.4.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11

1.5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2

1.5.1有效性指标12

1.5.2可靠性指标13

1.5.3信道容量14

1.6多路复用技术15

1.6.1频分复用15

1.6.2时分复用15

1.6.3波分复用16

1.6.4码分复用17

1.7数据通信网概述18

1.7.1数据通信网的构成18

1.7.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9

1.7.3数据通信网的分类20

1.7.4Internet的概念和特点22

1.8数据通信技术的标准化组织简介22

小结24

习题25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27

2.1数据信号及特性描述27

2.1.1数据序列的电信号表示27

2.1.2基带数据信号的功率谱特性28

2.2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32

2.2.1基带传输系统的构成32

2.2.2几种基带形成网络33

2.2.3时域均衡39

2.2.4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40

2.2.5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42

2.3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43

2.3.1频带传输系统的构成43

2.3.2数字调幅44

2.3.3数字调相49

2.3.4数字调频54

2.3.5现代数字调制技术57

2.3.6数字调制中的载波提取和形成65

2.3.7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67

2.3.8数字调制系统的比较72

小结74

习题75

第3章差错控制78

3.1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78

3.1.1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78

3.1.2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82

3.2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86

3.2.1奇偶监督码86

3.2.2水平奇偶监督码87

3.2.3二维奇偶监督码88

3.3汉明码及线性分组码88

3.3.1汉明码88

3.3.2线性分组码91

3.4循环码95

3.4.1循环码的循环特性95

3.4.2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96

3.4.3循环码的编码方法99

3.4.4循环码的解码方法101

3.5卷积码105

3.5.1卷积码的基本概念105

3.5.2卷积码的图解表示108

3.5.3卷积码的概率解码111

3.6交织技术112

3.6.1交织技术基本概念112

3.6.2分组交织113

3.7简单差错控制协议114

3.7.1停止等待ARQ协议114

3.7.2连续ARQ协议116

小结119

习题121

第4章数据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123

4.1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23

4.1.1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及分类123

4.1.2网络体系结构相关的概念124

4.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4

4.2.1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及各层功能概述125

4.2.2物理层协议128

4.2.3数据链路层协议129

4.2.4网络层协议132

4.3TCP/IP参考模型136

4.3.1TCP/IP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136

4.3.2网络接口层协议138

4.3.3网络层协议141

4.3.4传输层协议149

4.3.5应用层协议158

4.3.6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164

小结171

习题175

第5章数据交换176

5.1概述176

5.1.1数据交换的必要性176

5.1.2数据交换方式的分类177

5.1.3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177

5.2电路交换方式179

5.2.1电路交换的原理179

5.2.2电路交换的优缺点180

5.3分组交换方式181

5.3.1分组交换的原理181

5.3.2分组交换的优缺点182

5.3.3分组的传输方式183

5.4IP交换方式186

5.4.1IP交换的产生与发展186

5.4.2IP交换的原理187

5.4.3IP交换的特点191

5.5多协议标签交换191

5.5.1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基本概念191

5.5.2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工作原理193

5.5.3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特点196

小结196

习题197

第6章路由技术199

6.1路由器技术199

6.1.1路由器的层次结构及用途199

6.1.2路由器的基本构成201

6.1.3路由器的功能204

6.1.4路由器的基本类型204

6.2IP网的路由选择协议概述205

6.2.1IP网的路由选择协议的特点205

6.2.2IP网的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205

6.3内部网关协议(IGP)206

6.3.1RIP206

6.3.2OSPF协议210

6.3.3ISIS协议214

6.4外部网关协议(EGP)216

6.4.1BGP的概念及特征216

6.4.2BGP路由器与AS路径217

6.4.3BGP的工作原理218

小结219

习题221

第7章数据通信网222

7.1局域网222

7.1.1局域网概述222

7.1.2局域网体系结构224

7.1.3传统以太网226

7.1.4高速以太网231

7.1.5交换式以太网235

7.1.6虚拟局域网239

7.1.7无线局域网242

7.2城域网253

7.2.1宽带IP城域网的基本概念253

7.2.2宽带IP城域网的分层结构255

7.3MPLS网257

7.3.1MPLS网的组成257

7.3.2MPLS TE260

7.3.3MPLS VPN263

7.4下一代网络(NGN)267

7.4.1NGN的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267

7.4.2基于软交换的NGN269

7.4.3基于IMS的NGN273

7.5内容中心网络(CCN)281

7.5.1CCN的概念及体系架构281

7.5.2CCN的路由、转发与缓存机制282

7.5.3CCN的特点286

小结286

习题291


参考文献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