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通信与网络首页>图书中心>信息通信类

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基础
  • 书     名: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基础
  • 出版时间:2023-11-30
  • 编 著 者:彭木根
  • 版       次:1-1
  • I  S  B N:978-7-5635-7058-4
  • 定       价:¥45.00元

内容简介线

《通信网基础理论与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信网将不同的通信链路互联互通起来,做到信息能够在广域范围内随时随地的快速、可靠、多样、经济的传输。
本教材共分为8章,分别介绍了通信网的概念和网络的基本组成,通信网络中的随机过程,网络排队系统及呼损,网络队列时延,网络图理论,多址接入技术,路由技术,网络可靠性。
本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新工科强化基础理论和典型示例讲解,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可用于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

目录介绍线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通信链路与通信网1

1.1.1通信链路1

1.1.2通信网组成2

1.1.3通信网分类3

1.1.4通信网的历史发展3

1.2通信网的基本组成6

1.2.1终端设备6

1.2.2接入网7

1.2.3传输网7

1.2.4核心网8

1.2.5云计算平台9

1.2.6业务平台10

1.3通信网关键技术10

1.3.1电路交换10

1.3.2分组交换11

1.3.3ATM交换12

1.3.4复用技术13

1.3.5多址接入技术14

本章习题14

第2章通信网协议组成与性能分析15

2.1通信网的类型15

2.1.1模拟电话网15

2.1.2综合数字网16

2.1.3数据网17

2.1.4计算机网络18

2.2通信网信令与协议18

2.2.1通信网协议18

2.2.2通信网分层19

2.2.3对等层间通信20

2.2.4电话网信令21

2.2.5计算机网协议22

2.2.6Internet五层协议模型24

2.2.7物联网的三层协议模型25

2.3通信网的性能分析26

2.3.1通信网质量的统一要求26

2.3.2电话网的质量要求26

2.3.3通信网的性能指标27

2.3.4通信网的性能评估28

2.3.5影响通信网性能的主要因素28

2.3.6通信网性能分析的方法29

2.3.7通信网理论的范畴30

2.4通信网性能分析理论的发展30

2.4.1电信流量理论30

2.4.2排队论31

2.4.3图论32

本章习题33

第3章通信网络中的随机过程34

3.1泊松过程34

3.1.1泊松过程概述35

3.1.2泊松过程的性质37

3.2指数分布38

3.2.1泊松过程与指数分布的关系39

3.2.2指数分布的性质40

3.3到达时间的条件分布41

3.4马尔可夫链41

3.4.1离散时间参数的马尔可夫链42

3.4.2连续时间参数的马尔可夫链43

3.5生灭过程44

3.6辅助知识:几个重要的概率分布48

本章习题50

第4章排队系统及通信网络队列呼损性能52

4.1排队系统的概念与模型52

4.1.1排队系统的概念52

4.1.2肯德尔记号54

4.1.3排队问题的求解与优化54

4.2M/M/1排队模型55

4.3Erlang损失制排队模型M/M/m/m56

4.3.1网络业务量的基本概念和指标56

4.3.2ErlangB公式与呼损计算58

4.3.3网络效率的提升技术63

4.4重复呼叫流70

4.5网络平均呼损70

本章习题74

第5章通信网络队列时延性能76

5.1交换机结构与建模76

5.1.1交换机的硬件结构76

5.1.2交换机的转发模式79

5.1.3交换机的缓存79

5.2列德尔公式81

5.2.1列德尔公式的历史81

5.2.2列德尔公式的一种证明81

5.3M/M/1系统时间分析83

5.3.1PASTA性质83

5.3.2M/M/1的系统时间和等待时间84

5.4爱尔兰等待制系统时间分析86

5.4.1M/M/s的系统时间和等待时间87

5.4.2并行队列和共享队列的等待时间分析89

5.5网络平均时延90

本章习题93

第6章通信网络的图理论95

6.1图论基础95

6.1.1图的定义与基本概念95

6.1.2子图与树99

6.1.3图的存储101

6.1.4图的遍历105

6.1.5图的排序106

6.2图的连通性108

6.2.1割端集和点连通度109

6.2.2割边集与线连通度110

6.2.3网络的连通性分析112

6.3最小支撑树算法113

6.3.1Prim算法114

6.3.2Kruskal算法115

6.3.3破圈法116

6.4最短路径算法117

6.4.1Dijkstra算法118

6.4.2BellmanFord算法120

6.4.3Floyd算法121

6.4.4路由优化问题125

6.5流量问题126

6.5.1最大流问题129

6.5.2最小费用流131

本章习题133

第7章通信网络中的多址接入技术137

7.1多址接入协议概述137

7.1.1多址接入协议的定义137

7.1.2多址接入协议的分类138

7.2固定多址接入协议139

7.2.1频分多址139

7.2.2时分多址140

7.3完全随机多址协议140

7.3.1纯ALOHA的基本原理141

7.3.2时隙ALOHA的基本原理143

7.3.3时隙ALOHA的稳定性分析145

7.4载波侦听型多址协议(Ⅰ)——CSMA148

7.4.1CSMA的基本原理与实现形式148

7.4.2隐藏终端与暴露终端问题149

7.5载波侦听型多址协议(Ⅱ)
——非时隙CSMA、时隙CSMA152

7.5.1非时隙CSMA协议的工作过程152

7.5.2时隙CSMA协议的工作过程153

7.6载波侦听型多址协议(Ⅲ)
——CSMA/CD、CSMA/CA155

7.6.1有碰撞检测功能的载波侦听型多址协议(CSMA/CD)155

7.6.2有碰撞避免功能的载波侦听型多址协议(CSMA/CA)157

7.7冲突分解算法158

7.7.1树形分裂算法159

7.7.2FCFS分裂算法160

本章习题162

第8章通信网络的路由技术164

8.1路由技术概述164

8.1.1路由技术简介164

8.1.2路由技术分类164

8.2路由技术基础166

8.2.1路由器简介166

8.2.2路由表的建立168

8.2.3路由表的匹配169

8.3层次路由方法170

8.3.1分层网络架构170

8.3.2内部网关协议IGP171

8.3.3外部网关协议EGP175

8.4经典路由协议176

8.4.1OSPF协议176

8.4.2ISIS协议181

8.4.3RIP协议184

8.4.4BGP协议187

本章习题188

第9章网络可靠性191

9.1可靠性的概念191

9.1.1可靠性的定义191

9.1.2不可修复系统和可修复系统194

9.2复杂系统可靠度的串并联分析法196

9.2.1串接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97

9.2.2并接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99

9.2.3层次型串并接系统的可靠性分析201

9.2.4复杂混合系统的可靠性分析202

9.3网络综合可靠度203

9.3.1网络连通性分析203

9.3.2网络综合可靠度分析206

9.4可靠性设计208

本章习题209

参考文献210

附录爱尔兰B表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