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卷叙写内容为清朝邮电通信的创建与发展。同治元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下设海防股,管理邮政、电线(电报)、船政等部门,并综合管理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国家船政、电报、邮政事业。左宗棠、曾国藩、沈葆桢、丁日昌、李鸿章等人上奏折于慈禧皇太后、光绪皇帝,建立船政电报学堂,派出留美幼童学习电机,建立台湾环岛电报线、津沪电报线等,均得到批复。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建设。在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等一代中国电信事业创始人的精心运营下,军政商用电报网通达海内外,市内电话、无线电等业务也逐渐开始发展起来。至晚清,邮传部成立,邮电通信业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与电信教育体系基本建设完备,为中国邮政、电信事业进入国际电报、邮政通信行业奠定了基础。
目录介绍
本卷目录
(18611912年)
凡例Ⅰ
第一章电报水线登陆中国上海1
第一节电报在美国诞生3
第二节洲际海底电缆诞生 5
第三节国际电报联盟成立6
第四节中国电报管理机构初诞7
第五节中国电报建设起步维艰12
第六节大北电报水线登陆上海20
第二章中国电报教育事业肇起29
第一节电报教育起源背景31
第二节选派留美幼童学习电报35
第三节开设福州电报学堂39
第三章中国电报事业开山创建41
第一节建立台湾电线43
第二节请设南北洋电报线49
第三节建立津沪电报总局54
第四节公布《电报章程》58
第五节第一条津沪公众电报线启用61
第六节中国电报总局成立65
第七节电报总局电报学堂成立67
第四章电信事业的创立与发展69
第一节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在上海开通71
第二节建成全程全网的国家电报网76
第三节收回外商擅建陆线以保主权86
第四节建立第一条台北至福州电报水线95
第五节官军电报进入军机处100
第六节清政府批准开办电话103
第七节无线电通信在广州诞生107
第八节长途电话在京津间诞生109
第九节军政电话专用官网建成110
中国通信史(第一卷)本卷目录第五章清政府邮传部成立113
第一节邮传部成立的背景115
第二节大清邮政官局成立119
第三节邮传部成立130
第四节邮传部电政总局成立133
第五节收回商电与各省官电135
第六节咨文地方政府保护通信线路139
第七节建设边远之地电报线推广电话141
第八节制定电局章程,提出邮电合一148
第九节不分昼夜接收各报149
第十节推出公益赈务电报150
第六章创立邮电教育与文化体系151
第一节设立南洋公学153
第二节设立电报高等学堂155
第三节设立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59
第四节设立邮电学堂和邮电高等班162
第五节选派优秀学生出洋留学164
第六节设立图书通译局和交通研究所167
第七节出版交通官报169
第七章维护中国通信利权171
第一节电信业主权建设之成就173
第二节中英电政交涉178
第三节中俄电政交涉180
第四节中日电政交涉182
第五节中德电政交涉185
第六节他国不得在华私设无线电台186
第七节首次出席国际电报联盟会议188
第八节收回中国邮政利权191
第八章电信事业与社会改革193
第一节电信与社会经济改革195
第二节电信与新闻传播改革202
第三节电信与灾害信息改革208
第四节电信与文化文体改革213
第五节电信与政治改革218
表录
表1上海电报高等学堂教授科目(光绪三十三年分至宣统元年分)158
表2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教授科目
(光绪三十三年分至宣统元年分)161
表3电政局3年间局所、网络、电机比较表(宣统元年)176
表4电政局收发国内电报字数3年间比较表(宣统元年)176
表5电政局收发国内电报次数3年间比较表(宣统元年)177
表6电政局收入支出5年间比较表(宣统元年)177
表7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元年邮传部电政局收入盈余比较表177
表8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省办河工电报机构一览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宣统元年
(1909年)〕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