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经济与管理类首页>图书中心>经济与管理类

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研究
  • 书     名: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研究
  • 出版时间:2025-08-21
  • 编 著 者:高艳蓉
  • 版       次:1-1
  • I  S  B N:978-7-5635-7620-3
  • 定       价:¥52.00元

内容简介线

本书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志愿服务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北京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体系,其核心目标是提升我国大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的创新,为保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支撑。
本书对相关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社会组织及广大志愿者具有启发意义。

目录介绍线

目录
第一章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1
第一节概念界定1
一、 志愿服务1
二、 应急管理3
三、 应急志愿服务5
四、 突发事件6
第二节相关理论概述8
一、 志愿失灵理论8
二、 4R危机管理理论10
三、 协同治理理论11
第二章北京志愿服务现状与发展分析13
第一节北京志愿服务发展概述13
一、 北京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13
二、 政策支持与法规建设情况16
第二节北京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18
一、 北京志愿服务组织概况18
二、 北京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种类19
三、 北京志愿服务的开展模式24
第三节北京志愿者的相关情况29
一、 志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29
二、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30
三、 志愿者群体多样性分析31
第四节北京志愿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2
一、 志愿者参与度不高和活动组织不够灵活32
二、 志愿服务项目与社区需求对接不精准34
三、 志愿者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36
四、 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技能培训水平有待提高37
第五节北京志愿服务中问题的解决策略39
一、 增强志愿者的参与意愿,改善志愿者的参与条件39
二、 实施志愿服务的全周期管理方案41
三、 完善权益保障机制,丰富激励手段43
四、 深化专业培训45
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研究|目录|第三章北京应急管理现状与发展分析47
第一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7
一、 预案体系架构47
二、 预案管理体系56
第二节应急管理体制64
一、 组织架构65
二、 法律法规与政策67
三、 应急管理体系70
四、 应急管理能力73
五、 应急响应与处置75
第三节应急管理机制77
一、 应急指挥机制77
二、 预警监测机制79
三、 应急响应机制79
四、 应急救援机制80
五、 应急保障机制81
六、 信息报告与共享机制82
七、 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83
八、 培训与演练机制84
九、 评估与改进机制84
第四节应急管理法制85
一、 法律法规体系85
二、 法治实施机制86
三、 法治监督机制87
四、 法治保障机制88
第四章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分析91
第一节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典型模式91
一、 平台整合模式91
二、 专业引领模式97
三、 联合联动模式103
第二节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表现形式108
一、 日常应急志愿服务108
二、 突发事件应急志愿服务111
第三节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现状115
一、 制度体系与法治保障的深化实践115
二、 科技赋能与智慧调度的突破性进展116
三、 社会动员与公众参与的双向激活117
四、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的创新拓展118
五、 专业化建设与能力提升的双向驱动119
第五章完善北京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122
第一节加强组织体系建设122
一、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122
二、 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123
三、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125
第二节完善制度建设126
一、 制定志愿服务管理法规126
二、 建立志愿者培训认证体系127
三、 制定志愿服务响应政策129
第三节建立灵活的招募机制131
一、 多元化招募渠道131
二、 简化报名流程133
三、 制订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134
第四节加强专业技能培训136
一、 基础应急知识培训136
二、 专业领域的深化培训138
三、 持续学习与更新知识技能140
第五节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142
一、 精神激励142
二、 物质激励144
三、 社会认可与支持146
第六节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148
一、 建立应急信息共享平台148
二、 加强志愿者与政府部门的沟通149
三、 拓展应急信息发布渠道151
第七节完善权益保障政策153
一、 明确权益保障条款153
二、 提供必要保障措施155
三、 建立投诉与反馈机制157
第八节推动科技创新应用158
一、 利用科技提升应急响应效率158
二、 推广智能应急管理系统159
三、 加大应急科技研发与应用力度160
参考文献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