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通信与网络首页>图书中心>信息通信类

星地融合的卫星通信技术
  • 书     名:星地融合的卫星通信技术
  • 出版时间:2022-07-08
  • 编 著 者:崔高峰 王程 王卫东
  • 版       次:1-1
  • I  S  B N:978-7-5635-6665-5
  • 定       价:¥65.00元

内容简介线

本书主要探讨卫星通信及星地融合接入技术的前沿问题,特别关注卫星通信与地面5G/6G融合技术关键技术。本书首先分别介绍了卫星通信、地面5G/6G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现状。接着,本书针对星地融合系统的信道特点进行讨论。然后,本书针对星地融合统一波形设计、上行多址接入技术、星地融合多波束高效传输技术、星地融合边缘网络多维资源管理,以及星地融合网络频率协调与规划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重点分析。
本书可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目录介绍线

目录



第1章卫星通信与5G/6G概述1

1.1卫星通信发展现状1

1.1.1卫星通信概况1

1.1.2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3

1.25G/6G发展现状9

1.2.15G发展情况9

1.2.26G发展现状12

本章参考文献14

第2章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现状17

2.1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的需求17

2.2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的历史19

2.3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的新发展21

2.3.1卫星移动通信与5G的融合21

2.3.26G系统中星地一体化趋势32

2.4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面临的问题34

2.4.1技术方面34

2.4.2设计思路方面39

本章参考文献42

第3章星地融合通信信道特点45

3.1卫星与地面5G通信信道概述45

3.1.1地面5G通信信道概述45

3.1.2卫星通信信道概述46

3.2地面5G通信信道模型47

3.2.1坐标系定义47

3.2.2天线模型48

3.2.3大尺度信道模型49

3.2.4快衰落信道模型52

3.2.5附加信道特性建模57

3.3卫星通信信道模型60

3.3.1卫星信道的特点60

3.3.2坐标系定义62

3.3.3天线模型62

3.3.4大尺度信道模型63

3.3.5快衰落信道模型66

3.3.6附加信道特性建模67

本章参考文献68


星地融合的卫星通信技术
|目录|


第4章星地融合统一波形设计70

4.1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波形70

4.1.1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70

4.1.2正交频分复用技术73

4.1.3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76

4.1.4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81

4.1.5广义频分复用多载波技术84

4.2卫星功放特性及其对多载波波形的影响86

4.2.1典型无记忆效应功放模型87

4.2.2功放非线性对多载波波形的影响87

4.3适用于卫星通信的恒包络/准恒包络多载波波形89

4.3.1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技术89

4.3.2准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技术91

4.4毫米波频段星地融合通信波形设计面临的问题95

4.4.1毫米波频段的特点95

4.4.2波形设计96

4.4.3I/Q不平衡97

4.4.4相位噪声98

4.4.5功放非线性99

4.4.6同步100

本章参考文献101

第5章星地融合多址接入技术104

5.1多址接入技术概述104

5.2正交多址接入技术106

5.2.1频分多址接入技术106

5.2.2时分多址接入技术107

5.2.3码分多址接入技术109

5.2.4空分多址接入技术112

5.2.5按需分配多址接入113

5.3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113

5.3.1多用户共享接入 114

5.3.2稀疏码分多址接入115

5.3.3图样分割多址接入118

5.4基于ALOHA的随机多址接入技术119

5.4.1纯ALOHA方式120

5.4.2SALOHA方式120

5.4.3DSA121

5.4.4CRDSA122

5.4.5ACRDA123

5.5多星协同随机多址接入技术124

5.5.1多星协同随机多址接入问题分析124

5.5.2多星协同随机接入方案127

5.5.3性能分析131

5.6随机按需混合多址接入技术136

5.6.1混合多址接入问题分析136

5.6.2随机按需混合多址接入方案137

5.6.3性能分析140

本章参考文献142

第6章星地融合多波束高效传输技术144

6.15G/6G多天线波束赋形144

6.1.1多天线波束赋形基本理论144

6.1.2MIMO波束赋形147

6.1.3Massive MIMO波束赋形149

6.2卫星多波束及波束赋形方法151

6.2.1多波束卫星系统体系架构151

6.2.2卫星多波束天线类型152

6.2.3不同轨道卫星多波束天线配置的选择155

6.2.4多波束天线的波束赋形技术155

6.3多星协同波束赋形158

6.3.1多星协同波束赋形问题分析158

6.3.2多星协同波束赋形方案161

6.3.3性能分析163

6.4星地协同安全波束赋形164

6.4.1星地协同安全波束赋形问题分析164

6.4.2星地协同安全波束赋形方案167

6.4.3性能分析170

6.5多波束卫星频率复用技术172

6.5.1传统频率复用技术172

6.5.2基于区域协调的频率复用技术173

6.5.3频率复用方案仿真174

本章参考文献181

第7章星地融合边缘网络多维资源管理185

7.1星地融合边缘网络概述185

7.2星地融合边缘网络中的多维资源188

7.2.1频谱资源188

7.2.2功率资源189

7.2.3计算资源190

7.2.4存储资源191

7.3基于GEO卫星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191

7.3.1基于GEO卫星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问题分析191

7.3.2基于GEO卫星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方案192

7.3.3性能分析197

7.4基于LEO卫星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200

7.4.1基于LEO卫星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问题分析200

7.4.2基于LEO卫星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方案202

7.4.3性能分析205

7.5基于GEOLEO卫星混合组网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207

7.5.1基于GEOLEO卫星混合组网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问题分析207

7.5.2基于GEOLEO卫星混合组网的星地协同资源管理方案209

7.5.3性能分析212

本章参考文献214

第8章星地融合网络频率协调与规划216

8.1星地融合网络频率协调与规划概述216

8.2星地融合网络干扰共存分析方法217

8.2.1系统介绍217

8.2.2拓扑结构223

8.2.3传播模型229

8.2.4功率控制与评估标准230

8.2.5系统间隔离度231

8.2.6系统间干扰共存仿真流程234

8.2.7干扰共存结果235

本章参考文献245